平价药店,老百姓将它们成为百姓药店,似乎应该离百姓很近。其实不然,不少人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走进百姓药店;平价药店看起来似乎是给虚高的药价降温、还制药企业清白的一剂良方,但药厂并不领情。因此有了全国各地平价药店在受到老百姓欢迎的同时,却遭受各方刁难的局面。不过,有一个地方例外,那就是上海。
名为“开心人”的平价药店总部设在南昌,这次是赤裸裸地打到了上海同行的家门口。而上海不愧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,从政府部门到工商、药监部门一路绿灯。据上海“开心人”大药房董事长刘俊杰回忆,开业那天,“没等到进客时间,大门硬是让潮水般的市民给冲开了”。最让人难忘、也最让平价药店感到安慰的是,11月13日,上海公布了第五批新增医保定点药店名单。引人注目的是,在这27家药店中有4家是平价药店,“开心人”名列其中。至此,这家药店不仅受到上海市民的欢迎,更得到上海市政府的政策支持,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心人。
说起来,平价药店与老百姓、药品生产企业与平价药店应该是鱼水关系,它们应该互相依托、互相信赖、各得其所。然而,事实是他们之间虽然触手可及却往往咫尺天涯,中间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幕墙。这玻璃幕墙是什么,相信业内人士乃至普通百姓都会心知肚明。因此,平价药店的出现看似简单,实则担负了包括医疗、医保、医药改革的破冰之旅,其命运多舛、会遭受这样那样的磨难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无庸讳言,以医疗、医保、医药为主线的我国医药体制改革要求统筹和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,要突破条块分割,要在现行体制下有所作为,其难度当然很大,但也绝不是无计可施。因为医药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既有市场的内在要求,又有利益纷争,因此,单靠市场不行,单靠政府也不行,必须是按照市场原则,政府加以指导。上海的做法可资借鉴。
在上海的医药流通行业,平价药店不仅有“开心人”,还有“华源”和“国大”。这是市场的产物,已给和医药体制带来一些冲击,但还不够。因为据一项调查,走进这些药店的不过是这样三类人:外地来沪人员、没有享受到医保的部分本地人、有医保但本年度账户内金额已用完并且不可能进入共负段的人。而渴望物美价廉消费的患者则远不止这些。将平价药店纳入医保范围,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“三医”联动,这样既可减轻医保的支付压力,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他们可以接受也愿意接受的消费平台。
上海此项探索的成功之处有媒体归结为政府的合理定位,笔者觉得不无道理。因为,我国的改革,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政府主导的。上海市委、市政府就把医疗体制改革看作是建立一个“有限政府、责任政府、服务政府、法治政府”的“考题”。由此说来,有些事情看似简单,做起来难;有些事情看起来难,做起来其实也简单,不是吗?